体育明星进高校深造比比皆是
像姚明一样,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体育明星其实都选择了进入大学,他们在为国家做出贡献、功成名就之后,往往会寻找一所大学就读。重回校园,几乎已成为体育明星们的必经之路。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招收郭晶晶等10名中国跳水队队员,此举是国内高校首次为现役运动员单独开班授课。据《中国体育报》报道,截至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共计招生204人,其中包括43名奥运冠军、102名世界冠军和59名冠军教练员。截至2010年6月,已有40名学员完成学习和论文答辩,37人获得硕士学位,3人获博士学位。 邓亚萍从清华大学本科生到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被称为退役运动员求学成功的典范,足坛名将孙雯成为复旦大学新闻系一名普通学生,并用了五年的时间修完本科课程。
这符合我国安置运动员的政策
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国家有相关规定。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习,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还可以通过单独组织入学考试。 而各个高校对此也积极配合,据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08年中国最受奥运冠军青睐大学排行榜”显示: 选择就读北京体育大学的奥运冠军人数最多,有27人,成为中国最受奥运冠军青睐的大学,其次有13人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另外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 体育明星入学,基本没有太大障碍,像姚明一样进入高校的明星们比比皆是。
深造也是体育明星们的现实需要
体育运动员一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训练,无暇顾及知识学习,退役又是运动员们必然面对的问题,冠军的光环褪去之后,通过学习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更现实的层面是,虽然奖牌、奖金以及之后的广告赞助等会给他们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但这些是不能满足他们整个人生的。据报道,北京奥运金牌得主国家奖励25万元,还有从地方省市得到额外的奖励,霍英东基金会颁发一公斤黄金以及8万美元,再加上运动员的广告代言收入,每块金牌打底价值约为150万元。
但奥运冠军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像姚明这样一直按美国商业运作模式运作并且独具价值的运动员更不多。更多体育明星们是一锤子买卖,退役之后,再无优势。所以读书只是他们回归普通人,继续走人生道路的必要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