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台球世锦赛注定成为斯诺克历史上的经典一页。那一年,来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机器”尼尔·罗伯逊(Neil Robertson)在克鲁斯堡剧院鏖战17天,最终以18-13击败苏格兰名将格雷姆·多特(Graeme Dott),捧起梦寐以求的世锦赛冠军奖杯。这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首个世锦赛冠军,更让他成为自1980年以来首位非英伦三岛夺冠的选手。
一、黑马逆袭:从资格赛杀出的冠军
罗伯逊的夺冠之路堪称励志。尽管当时他已排名世界第9,但赛前博彩公司仅为他开出了1赔25的夺冠赔率。然而从资格赛开始,他就展现出恐怖的状态——连续三轮零封对手晋级正赛。正赛阶段,他先后淘汰了傅家俊、马丁·古尔德和阿里·卡特,半决赛更是以17-12力克“火箭”奥沙利文,让全世界记住了这个左手持杆的澳洲小伙。
二、决赛鏖战:心理与技术的双重考验
面对2006年世锦赛冠军多特,罗伯逊在决赛中展现了超强心理素质。前两个阶段战成9-7领先后,第三阶段被多特连追3局扳平比分。关键时刻,罗伯逊在第23局轰出单杆103分稳住阵脚,随后又打出单杆77、58和74分,最终以18-13锁定胜局。整场比赛他共完成7杆破百,创下当时世锦赛决赛纪录。
“捧杯那一刻,我想起了15岁时独自来英国闯荡的日子。每天在俱乐部练球12小时,靠吃三明治度日——这一切都值得了。”罗伯逊在赛后发布会上动情说道。
三、历史意义:改写斯诺克版图
这个冠军彻底改变了斯诺克的格局:
- 成为首位来自南半球的世锦赛冠军
- 终结了英伦选手对世锦赛长达30年的垄断
- 推动台球运动在澳大利亚的普及,当地俱乐部会员数赛后激增40%
注:2010年世锦赛总奖金达110万英镑,罗伯逊独享25万英镑冠军奖金。次年他登上世界排名第一宝座,正式开启“澳洲火炮”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