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方式方面,蔡恩空接次数高达12次,扣篮达到了13次,上篮次数为61次,跳投次数18次。正常情况下,一位球员跳投次数会高于任何一种方式。到了蔡恩这里,上篮次数却远超跳投。或许随着比赛场次的增多,蔡恩跳投与上篮之间的差距会缩小,但是跳投不会超过上篮。
有意思的是,蔡恩运球次数为0时,他有着场均6.3次的出手产量以及68.2%的转化。运球次数为1次时,产量降低到了2.7次,转化率也来到了47.4%。当运球次数在2次以及3-6次时,产量还维持在2-3次的水平,但是转换率分别是37.5%以及42.9%。运球次数超7次时,产量来到了0.3次。在这种情况下,蔡恩还是要减少运球次数,以兼顾产量和转化率。
蔡恩有着出众的静态天赋以及动态天赋,所以他的爆破能力不用怀疑。当对手在距离自己0-2英尺范围内的时候,蔡恩也能保证47.1%的命中率,这个防守距离已经够近了。防守者在2-4英尺时,蔡恩场均出手达到8.9次,命中率高达56.5%。NBA官网对这个距离的防守评级是tight,而蔡恩大多数出手是在这个防守距离范围完成的。
至于蔡恩在防守端的表现,他有着成为顶级防守者的潜质,只是每一位进入联盟的新秀都得接受各种各样的洗礼之后才会在防守端有更好的表现。蔡恩护筐效率并不高,能让对手投出79.2%的命中率,而正常情况下命中率是60.7%,还好蔡恩护筐频率不高。
如果要说哪个距离会凸显蔡恩的防守价值,15英尺以外蔡恩是可以信赖的防守者。在蔡恩的防守下,对手场均出手5.7次,只能命中1.3球,而正常情况下命中率为36.4%,这个差距就很大了。而这个距离是蔡恩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其实蔡恩也在有意将防守尽可能的往外扩。
102.1的防守效率,以及他在场时球队102.1的防守效率已经证明了蔡恩的价值。只是在防挡拆选择上,蔡恩还得持续打磨,这就需要岁月的侵蚀了。
总的来说,蔡恩攻防两端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7场比赛让球迷看到了他的能力,也是有足够信心看到蔡恩兑现天赋。
对鹈鹕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
蔡恩的复出其实对整个鹈鹕影响还是很大的,原本的架构都要推倒重来,队友们也要重新适应这位大杀器,这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1、英格拉姆进攻端很尴尬
某种程度上是蔡恩帮助了英格拉姆实现涅槃,假如蔡恩季前赛没有受伤,赛季一开始就需要和英格拉姆抢球权以及球队主攻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英格拉姆还会掉进前几个赛季在湖人时期的怪圈。蔡恩伤缺半个赛季的确给英格拉姆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球迷也看到被树为绝对核心的英格拉姆是一个什么形态。
不过蔡恩回归后英格拉姆在进攻端的位置很尴尬,一度也迷失了自己。我在不同地方说过,蔡恩必然会稀释英格拉姆的球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这7场比赛以来,英格拉姆出手次数分别为22、11、13、13、13、19,场均出手14.3次,而此前英格拉姆场均出手19.1次。
蔡恩不光影响了英格拉姆的出手次数,连投篮效率都有了下滑,甚至连续3场比赛投篮命中率在40%以下,这对于本赛季的英格拉姆来说相当的罕见。
2、球队到底要不要将他树为小球中锋
当马赛克选择交易掉卡佩拉,让球队阵容高度再次下降,这是一步险招,在长人如林的西部,可能会出现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情况。而小球却是这个联盟不能避开的话题,就鹈鹕现有阵容架构而言,要不要将蔡恩树为小球阵容中的5号位。
从蔡恩的官方身高来看,只有1.98米,即便蔡恩还处于长个子的阶段,他的身高不会达到2.10米。但从阵容适配程度来看,蔡恩可以成为小球阵容中的5号位。进攻端不用有太多的担心,蔡恩吃饼、空切、补篮,偶尔也能玩一个接球投篮。即便为和队友打挡拆时,庞大的身躯也能挂住对手。
真正让人头疼的是防守端,上文已经提到蔡恩不是一个优秀的护筐型球员,对手往往都能打出高于日常的命中率。只要蔡恩出现在蹲坑护筐位置,则就成为了对方的提款机。可能球迷也会被一些假象迷惑,蔡恩可以给出霍华德式的排球大帽,但是这样的镜头不具有任何代表性。
如果鹈鹕想要让蔡恩在小球阵容中攻防两端有更高效率的话,球队还得对现有阵容进行修正。
3、其他队友各有利弊
结束语
蔡恩是天之骄子没有错,但是他远不如詹姆斯等人新秀赛季的表现。蔡恩未来或许能成为超级巨星,但是现在还得乖乖练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